入園企業一定要有消除污染的靈丹妙藥;上家的廢料往往成為下家的生產原料;收集余熱發電,廢料“吃干榨盡”……這是上海化工區的環保實踐。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上?;^立下新的目標,力爭今年萬元產值能耗比去年再下降10%,達到0.92噸標煤。
一份氯氣“打兩份工”
上海化工區已形成一條循環經濟產業鏈,上游企業的產品甚至“廢料”是下游企業的原料和能源,盡可能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截至目前,化工區引資106.63億美元,約有81億美元的投資項目具有上下游關系。
以前,生產30萬噸聚氯乙烯,需要20萬噸氯氣和15萬噸乙烯配對,產生大量廢氣、廢水、廢渣。如今,20萬噸氯氣先送到一家公司“打工”,產出有用資源,同時回收副產品氯化氫送回聚氯乙烯裝置,再產生相同數量的聚氯乙烯。如此一來,一份氯“打了兩份工”,利用率提高了1倍。
化工區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是,生態工業園區應該像大樹一樣生長,企業的能量流動更順暢、能耗更低、成本更小,對自然環境也更友好。
公用“管家”算經濟賬
區內企業個個來頭很大,巴斯夫、拜耳、英國BP等國際化工巨頭紛紛前來安營扎寨,但化工區卻不允許他們“各自為政”。化工區設置公用“管家”,集中建設熱電聯供、工業氣體、工業水廠、污水處理廠、廢物焚燒爐、天然氣管網等公用工程體系,不僅有利于節約用地、降低企業的投資和運營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
賽科90萬噸乙烯項目利用化工區一體化公用工程,項目總投資控制在200億元以內,比國內同期、同等規模的其他乙烯項目減少投資約30%至50%。各家企業的多余蒸汽回收用于發電、供熱等,每天可發電20多萬度。
“濕地之旅”凈化廢水
上海化工區東側,一大片人工濕地悄然“長”出,引來不少翠鳥、白鷺、野鴨做客。
過去,化工區的工業廢水經廢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入深海。今后,大部分工業廢水將從廢水處理廠流向濕地,在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聯合作用下再次凈化,流回園區,循環利用于工業流程。按預想,濕地廢水凈化工程每天能處理2.5萬噸廢水,處理后的水能養魚、澆花、喂畜。
據統計,上?;^每年的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420.3噸,遠低于上海市確定的園區控制水平。環保投資已達91.6億元,占總項目投資的12.3%。
一份氯氣“打兩份工”
上海化工區已形成一條循環經濟產業鏈,上游企業的產品甚至“廢料”是下游企業的原料和能源,盡可能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截至目前,化工區引資106.63億美元,約有81億美元的投資項目具有上下游關系。
以前,生產30萬噸聚氯乙烯,需要20萬噸氯氣和15萬噸乙烯配對,產生大量廢氣、廢水、廢渣。如今,20萬噸氯氣先送到一家公司“打工”,產出有用資源,同時回收副產品氯化氫送回聚氯乙烯裝置,再產生相同數量的聚氯乙烯。如此一來,一份氯“打了兩份工”,利用率提高了1倍。
化工區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是,生態工業園區應該像大樹一樣生長,企業的能量流動更順暢、能耗更低、成本更小,對自然環境也更友好。
公用“管家”算經濟賬
區內企業個個來頭很大,巴斯夫、拜耳、英國BP等國際化工巨頭紛紛前來安營扎寨,但化工區卻不允許他們“各自為政”。化工區設置公用“管家”,集中建設熱電聯供、工業氣體、工業水廠、污水處理廠、廢物焚燒爐、天然氣管網等公用工程體系,不僅有利于節約用地、降低企業的投資和運營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
賽科90萬噸乙烯項目利用化工區一體化公用工程,項目總投資控制在200億元以內,比國內同期、同等規模的其他乙烯項目減少投資約30%至50%。各家企業的多余蒸汽回收用于發電、供熱等,每天可發電20多萬度。
“濕地之旅”凈化廢水
上海化工區東側,一大片人工濕地悄然“長”出,引來不少翠鳥、白鷺、野鴨做客。
過去,化工區的工業廢水經廢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入深海。今后,大部分工業廢水將從廢水處理廠流向濕地,在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聯合作用下再次凈化,流回園區,循環利用于工業流程。按預想,濕地廢水凈化工程每天能處理2.5萬噸廢水,處理后的水能養魚、澆花、喂畜。
據統計,上?;^每年的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420.3噸,遠低于上海市確定的園區控制水平。環保投資已達91.6億元,占總項目投資的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