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昨天發布的CPI數據,光大證券潘向東表示,糧食價格最有可能成為CPI上漲的導火索。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昨天也表示,目前國內的食品價格上漲不僅是供需引起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國際輸入型通脹壓力。現在國際油價已經逼近140美元每桶,這將導致農資價格上漲并最終導致糧食價格上漲。
農業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張紅宇在調研中也發現,因為農資成本投入過高,南方一些水稻高產區已經出現了雙季稻改單季稻的情況,這將成為引發未來糧價上漲的隱患。張紅宇還預計,除了油價上漲的因素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也將導致廉價糧食時代短期內難以復返。
為此,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季焜教授認為,“應該讓糧食價格適當上漲,提高農民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糧油供應,才能保證未來半年至一年的價格穩定。”
美國能源基金會駐京首席代表楊富強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成品油價格改革的時間不能無限期擱置。
2007年起,為了控制CPI上漲步伐,發改委暫停了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的步伐。此后,國際原油價格飛漲,國內成品油價格則維持不變,能源價格機制扭曲。
對此,楊富強建議,應通過一次或者幾次調整,把油價逐步提高到世界平均價格水平上,甚至比世界水平高10%左右,并把高出國際油價的那部分錢用來補助消費者需求最大的那些生活必需品——這些商品往往是在CPI中所占權重最高的部分。他說,如果調節得當,就有可能達到既控制了CPI漲幅,又理順了成品油價格的效果。
楊富強建議,成品油早晚要面臨“價格闖關”的問題,而且不能等到CPI回落后再采取行動,建議有關部門現在就開始研究工作。
農業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張紅宇在調研中也發現,因為農資成本投入過高,南方一些水稻高產區已經出現了雙季稻改單季稻的情況,這將成為引發未來糧價上漲的隱患。張紅宇還預計,除了油價上漲的因素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也將導致廉價糧食時代短期內難以復返。
為此,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季焜教授認為,“應該讓糧食價格適當上漲,提高農民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糧油供應,才能保證未來半年至一年的價格穩定。”
美國能源基金會駐京首席代表楊富強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成品油價格改革的時間不能無限期擱置。
2007年起,為了控制CPI上漲步伐,發改委暫停了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的步伐。此后,國際原油價格飛漲,國內成品油價格則維持不變,能源價格機制扭曲。
對此,楊富強建議,應通過一次或者幾次調整,把油價逐步提高到世界平均價格水平上,甚至比世界水平高10%左右,并把高出國際油價的那部分錢用來補助消費者需求最大的那些生活必需品——這些商品往往是在CPI中所占權重最高的部分。他說,如果調節得當,就有可能達到既控制了CPI漲幅,又理順了成品油價格的效果。
楊富強建議,成品油早晚要面臨“價格闖關”的問題,而且不能等到CPI回落后再采取行動,建議有關部門現在就開始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