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西北油田油氣運銷部雅克拉末站站長郭園把安全工作作為主要工作,引導員工自覺把個人的價值追求融入到集體的發展實踐中,凝聚人心,創新管理,確保了站庫的本質安全。
創新活動形式,提升職工安全意識
郭園創新“我為安全做診斷”活動形式。組織員工針對所有的崗位操作環節,對“我為安全做診斷”安全提示卡的具體內容進行辨識和細化,切實提高了安全提示的可操作性,突出人文關懷的理念。郭園在站內建立“我為安全做診斷”活動開展的常態化機制,通過多種形式讓崗位員工在作業前進行安全提示內容的辨識和選擇,加深了員工對風險的防控和理解,讓“提高安全意識”不再成為一句空話。
郭園帶領職工深入開展“安全家文化”建設,通過溫馨寄語傳真情,安全生產促和諧。始終把握“父母的囑托、愛人的叮嚀和兒女的期盼”這條主線,使員工時刻感受到家人的關懷和自己的家庭責任,觸動崗位員工的心靈,變“規章制度上墻”為“安全意識入心”。同時在每周周會上堅持開展“我的安全故事”活動,通過員工講述親身經歷的習慣性違章行為和未遂事件,吸取教訓、探討措施、引發共鳴,形成“你的故事,我學習,我警示”的良好氛圍。
查殺管控消隱患,保站庫平安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郭園在站內通過建立“查殺管控”平臺,采用“鏡子”工作法,及時準確發現問題、治理問題、全面排查同類問題、建立控制問題長效機制,有效的將問題隱患扼殺在萌芽之中。
查,在HSE查殺中,結合HSE觀察、“四十”查找、現場安全檢查、直接作業環節督查等活動的開展,鼓勵查殺人員帶著“放大鏡”,將現場事物放大,發現現場隱藏的微小問題;殺,在問題整改中,用“多棱鏡”分析問題,從多個層面、多角度細致分析,制定最佳、最完善的整改措施,做到“整改無死角”;管,舉一反三排查同類問題帶著“顯微鏡” ,吸取經驗教訓,細致入微全面排查同類隱患,做到無死角;控,落實長效控制機制帶著“望遠鏡” ,長遠考慮,將檢查出的問題整理成冊,指導日常操作,防微杜漸,保障系統安全高效運行。
一年來,現場問題或隱患從2014年的345個下降為今年的211個,成效顯著。
四卡一票一監護,現場作業安全有保證
“四卡一票一監護”,即:在作業現場推行“安全提示卡、HSE觀察卡、作業指導卡、HSE現場作業管理卡、操作票和作業監護”。
在崗位關鍵作業環節上,郭園在全站建立安全操作制度。操作前,由中控確認后,開據操作票,操作人員必須現場落實安全提示卡內容,充分做好操作前的準備工作。操作時,實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制度,嚴格執行崗位作業指導卡,杜絕違章操作現象;制定觀察計劃,每周一次由郭園對崗位職工開展作業現場HSE觀察,糾正職工操作中的不安全行為或狀態,并認真填寫HSE觀察卡。操作后,對“四卡一票”進行歸檔整理,完成關鍵作業環節的安全操作。兩年來該站共開展各項施工186次,依據《HSE現場作業管理卡》的要求,叫停了34次施工手續不全、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的施工作業。共計查找出問題102個,已整改102個,整改完成率100%。
“三色保衛”常態化,加固安保防護網
新疆“三股”勢力日益猖獗,恐怖活動多發,維穩形勢嚴峻。為了給職工創造一個安心的工作環境,郭園認真分析當前形勢,在站庫和交接點執行“紅黃藍三色保衛制”。在日常工作中,實行藍色保衛,保安24小時值崗,用口令和回令確定進站人員身份,實行封閉化管理;定期組織檢查應急避護場所、現場攝像頭、崗位警棍、圍墻防暴網、防爆頭盔和盾牌等完好情況;定期組織各站點與就近兄弟單位或派出所交流溝通,建立安保聯防機制,發揮群防群治力量。在節日、大型會議期間,實行黃色保衛,編制《領導安保值班表》,主動帶班巡檢現場, 要求崗位人員24小時值班,班組長24小時駐站值守,每天上報《安全保衛班報表》。在維穩形勢緊張的特殊敏感時期,實行紅色保衛,隊領導24小時駐站值守,并組織開展以促進民族團結、安全生產為目的的安全保衛形勢大宣講活動;與兄弟單位、派出所和地方政府開展聯合防恐演練,提高防恐應急處置能力,加固安全防護網,消除職工心理上的擔憂。(翁繼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