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解除后,中國企業正在迅速增加在伊石油產量。作為回報,伊朗終于將該國最大油田的下一階段開發重新交給了中國。
中伊簽署新備忘錄
據伊朗媒體報道,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16日表示,將把位于伊朗中西部伊斯法罕省的北阿扎德甘油田和位于伊朗南部胡齊斯坦省的亞達瓦蘭油田第二階段的開發工作交由中國的石油公司進行。
《德黑蘭時報》報道稱,15日,伊朗石油部副部長扎馬尼尼亞(Amir Hossein Zamaninia)同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簽署了一份為期5年的諒解備忘錄。扎馬尼尼亞表示,該備忘錄涵蓋了一系列的合作,包括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設備制造、提煉和石油化工等項目。
贊加內次日會見了張玉清,他表示,中國和伊朗在石油開發領域有良好的合作,并希望后制裁時期擴展這一關系。
贊加內說,備忘錄聚焦于伊朗的裝備制造業,以及中國企業在伊朗的投資。
贊加內并未透露上述兩處油田承包給了哪家中國企業,但由于此前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經分別獲得了北阿扎德甘油田和亞達瓦蘭油田的第一階段項目,不出意外的話,二期也會由這兩家企業獲得。
伊朗曾取消北阿二期項目
在這兩處項目中,北阿扎德甘油田最受輿論關注。觀察者網此前曾介紹,阿扎德干油田是伊朗近30年來發現的最大油田,也是世界最大的油田之一,原油儲量約420億桶。2009年1月,中石油已與伊朗簽約開發北阿扎德干油田,同年8月,雙方又簽署有關南阿扎德干油田的合作備忘錄。
不過隨后伊朗核危機爆發,2010年末開始,中國的能源公司紛紛暫停或減緩了在伊朗的能源項目,以防可能遭到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的制裁。
2014年4月,伊朗政府稱,由于中石油未能履行其相關合同義務,伊朗將取消與中石油簽訂的25億美元南阿扎德干油田開發協議。
直到2015年國家制裁取消后,中國企業才得以恢復在伊朗的開發工作。去年10月,北阿扎德甘油田和亞達瓦蘭油田相繼投產,目前日產量可達到16萬桶。
據彭博社報道,今年4月伊朗的原油日產量為350萬桶,創2011年12月以來新高。
贊加內16日表示,中國與伊朗簽署的新協議也就出售石油和凝析氣的問題達成共識。他說:“盡管中國已經從伊朗進口超過60萬桶石油,但是進口總量可能將因為中國企業目前著手的項目而增加。”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