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去年潤滑油進口量為34.55萬噸,出口量為9.97萬噸,國內表觀消費量為641.58萬噸,同比增長5.4%,實現近五年來首次正增長。
潤滑油作為經濟晴雨表的主要指標,在發達國家,潤滑油消費量與GDP的比例相對處于一個較為合理的水平,但是作為發展中的國家,我國的潤滑油消費量與GDP比例相對不平衡。隨著油品質量升級,換油周期延長,管理水平和裝備的提高,未來我國潤滑油消費強度將持續下降,趨向世界平均水平,并不斷向發達國家水平靠近。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潤滑油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潤滑油產量同比增長6.14%,達到617萬噸。2016年我國潤滑油進口量為34.55萬噸,出口量為9.97萬噸,國內表觀消費量為641.58萬噸,同比增長5.4%,實現近五年來首次正增長。
隨著工業增速下滑,車用油和工業油增速發生分化。2016年,主要是車用潤滑油市場需求量的提升,而工業潤滑油受到實體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影響,需求量和占潤滑油比重逐漸下降。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汽車保有量保持較快增長。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05億輛,全國有49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23個城市超200萬輛,6個城市超300萬輛。可見我國車用潤滑油領域仍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
目前雖然新能源車將成為未來的主要趨勢,但是整體新能源車的總量較小,占比較小,對潤滑油整體的影響不太大。國家大力推廣電動車(電動車無發動機,對汽柴機油的需求量為0),可以暫不考慮新能源車的影響。
進入2010年以后,采取大型投資進而刺激增長的效果越來越明顯,進而引起制造業、采礦業及基建等領域增長減弱,工業潤滑油消費量下降。2016年消費量221.15萬噸。未來持續現狀不變可能是最好的結果。
相對于國產潤滑油廠商的利好也許僅僅是目前國產替代隨著主要用油廠商的成本意識提高,未來采用國產工業油的市場空間巨大。
伴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國潤滑油行業經歷了近十年的爆發,逐漸形成跨國油公司、央企油公司、民營潤滑油企業三大競爭梯隊。跨國油公司在國內市場布局較早,在零售終端市場處于領先地位;央企油公司具有相當的規模和資源優勢,對于搶占集團客戶和尖端應用領域具有成熟經驗和實力,中石化長城潤滑油公司公開信息顯示,其獲得國內95%以上汽車廠商的技術認證,占據在華車企裝車和服務用油超50%的市場份額;民營潤滑油企業主要依托局部市場,逐步拓展市場渠道并形成穩定的競爭力量。
總體來講,潤滑油行業進入門檻不高,在市場高速發展階段,充斥著各種管理差、質量無保障的投機型潤滑油廠商,靠低價造假擾亂市場秩序,爭奪生存空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潤滑油生產企業數量仍超過2000家。
隨著潤滑油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國內優秀的潤滑油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
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潤滑油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對潤滑油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潛力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度剖析。我們將根據您的現狀給出專業的指導意見,提供解決方案,以便相關決策者做出正確的競爭和投資策略。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