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王遠程)中原油田采油二廠工藝研究所通過對電潛泵井清防鹽工藝的創新實施,突破了電潛泵井筒管理的瓶頸,使電潛泵的井筒管理更加精細,為濮城油田的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該廠每年因結鹽造成電泵躺井13井次,造成井下事故上大修1-2井次,影響原油產量約500噸,直接經濟損失達220萬元左右。常規清防鹽工藝采用套管摻水的方法清除結鹽,但實施過程頻繁出現電潛泵欠載停、過載停,常造成井下電纜燒和機組燒,是電潛泵管理最為棘手的難題。
????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采油二廠工藝研究所電泵室創新思維觀念重新對濮城油田電潛泵井清防鹽工藝進行研究。他們收集了近十年來濮城油田電潛泵井的清鹽施工中的關鍵工序,經過多方查找資料,科學的分析和驗證,研制出了《KYB-I型電潛泵清鹽閥》,該技術采用控制摻水排量和摻水驅替油套內氣體的方法,克服了電潛泵井清鹽施工中易造成氣鎖、欠載停和井下機組燒的缺陷。清鹽時,安裝在電潛泵的套管處,配合水罐車使用,既能夠控制摻水排量,杜絕大顆粒結晶鹽塊脫落,還可以形成油套環形空間氣、液雙向流,杜絕套管氣壓縮進泵,避免電潛泵在清鹽過程中的一切異常現象。
????隨后,技術人員優選出32口電泵井,進行逐井多輪次的摻水化鹽,取得明顯的清防鹽效果。濮3-175井,動液面由原來的1295米,上升到181米,經分析后認為由于油套環形空間結鹽堵死后,形成的反射波,被誤認為是動液面。技術人員立即制定清鹽方案和應急預案,采用“大病慢治”的方法,用少量多次,小排量摻水化鹽的方法,分五次對該井實施清鹽。實施后,未出現電流異常,動液面為1356米,達到了溶解油套環形空間內的結鹽的目的。XP2-237井24小時之內出現21次瞬間高電流異常,分析為油套環形空間內結晶鹽大量堆積,部分結晶顆粒脫落進入泵內卡泵導致,采用《KYB-I型清防閥》實施清鹽后,環形空間內的結晶鹽溶解排出,恢復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