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截至目前,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廠累計生產原油50.19萬噸,超計劃產量1.37萬噸。今年該廠全方位把控生產運行過程,向無縫銜接要產量、要效益,原油產量超計劃節節攀升。
精細配套建設 創新增效明顯
4月29日,S112-6井至S112閥組集輸管線建設工程現場一片忙碌,施工人員正在為井口與管線連頭作業準備設備。
“新井S112-6井投產進入最后階段,為之配套的輸油氣管線和土建工藝施工在9天前已展開,目前進入井口連頭階段,完全可以保障S112-6井開井后油氣第一時間實現管輸”。生產運行科鄧先偉說。
今年該廠通過緊抓配套工程建設,根據生產運行情況優化調整指標,月底嚴格考核,管線建設及時率由去年同期的79%上升至86%,19口新井投產時就達到了油氣管輸標準,既保證了天然氣完全回收利用,又滿足了了塔河油田的環保要求。
“天然氣管輸量增多,最明顯的變化是今年輕烴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由日產34噸上升到了35.5噸,按目前市值6000元一噸估算,一年就可以為企業增效超過300萬”。該廠天然氣處理站站長錢大琥告訴記者。
今年采油一廠持續強化采油管理,實現精細運行,做到了新井提前安排地面配套建設,提前完善生產、修井設施,縮短停待時間,一季度二次完井平均停待時間由去年的每口井5.9天減少為5.2天。
做實產量分析 分因素強化運行
打開當天的生產運行科日報表,4個采油隊的新、老、措油井原油產量遞減原因、22口重點井產量運行信息等生產信息清晰明了。
“今年采油一廠成立產量分析室,建立了完善的產量分析制度,實現了對產量分因素節點的實時監測與控制,為生產運行的實施做好了前提工作”。生產運行科何小龍自信地說:“我們通過日、旬、月定期分析產量,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一季度平均自然月度遞減控制在4.0%,確保了各項生產指標的平穩運行,原油產量完成了計劃的100.09%,交油任務完成101.04%.”
利用產量分析,及時制定對策,采油一廠的修井作業按照“一確定、兩提前、六同時”要求,各項工序實現了超前運行,其中日產15噸的KZ1井停噴后4月9日上修轉抽,14日完工,作業時間僅6天,縮減工期4天,減少產量損失60噸。通過制作待產井日報,跟蹤落實異常原因、處理進度、恢復情況,加快了油井的產能恢復。一季度該廠待產井日均影響產量控制在55噸,遠低于去年年底日均81噸的水平。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