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8月3日)歐市盤初,國際油價繼續走低,跌至數月以來的低點,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7月原油產量觸及紀錄高點引發供應過剩疑慮,與此同時,中國數據疲弱也助長了有關該國增長放緩的憂慮。
生產、新訂單及出口等主要分項紛紛下降,拖累中國7月官方制造業PMI降至50的五個月低位。這和降至逾一年低位的財新制造業PMI初值走勢一致,表明經濟企穩基礎不夠牢固,下半年經濟增長令人擔憂。
路透近期公布的調查顯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7月原油產量觸及近期紀錄高位,沙特阿拉伯和其他主要成員國沒有動搖旨在維護市場份額決心的跡象。
OPEC欠缺為更多伊朗石油返市騰出空間的計劃,使供應疑慮加劇。伊朗石油部長尚甘尼在周日播出的電視節目中表示,制裁一取消,伊朗預計就會將原油日產量提高50萬桶,并在數月內將日產量提高100萬桶。
“市場似再度聚焦供應面,難處之一就是伊朗可能會重返油市,且沒有明顯的跡象表明OPEC會為此預留空間,”CMC Markets首席市場分析師Ric Spooner稱。
周五(7月31日)的交易數據顯示,對沖基金和其它投機客已將對美國原油的多頭曝險降至近五年最低,因本土鉆井商不顧全球油市過剩局面,繼續增加鉆機并全力采油。
北京時間15時37分,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28%,報51.54美元/桶,稍早曾觸及51.50美元的盤中低位,且為2月2日以來低位。油價處于2014年末以來最長的連跌周數。
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06%,報46.62美元/桶,此前曾觸及四個月來低位46.35美元/桶,美國原油7月跌幅高達20.8%,為2008年10月以來單月最大跌幅。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