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網站報道,當前國際原油價格從夏天的低位出現了反彈,這讓原油價格出現了探底的跡象。但一些戰略師認為,震蕩還未結束。
花旗集團全球大宗商品研究部負責人愛德華德-莫斯(Edward Morse)說到:“我很確定我們還會看到一個新低。”
給石油價格帶來打擊的負面因素仍然低懸在市場上空,世界仍然面臨著每天約200萬桶的過量供應。戰略師認為,能讓石油價格達到新低的主要未知因素是伊朗——伊朗何時并將會以多快的速度給世界市場供應原油。
下面是石油價格會降至新低的五個理由:
1.伊朗作為催化劑
主要的石油生產國仍在繼續以一個高產量生產石油。世界需求仍在繼續放緩。美國每天的石油產量仍維持在每天900萬桶。
但一些分析師認為,市場無法做出正確調整的因素恰恰是伊朗的石油生產。
剛剛過去的這個星期天,美國和五個主要大國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正式確定下來。伊朗官員也在本周表示,一旦制裁解除,伊朗將向歐洲和亞洲的買家每天出口超過50萬桶的石油。
花旗集團的莫斯表示,伊朗的石油開始重回市場,這將會把石油價格推至新的低位。莫斯認為,石油價格將在今年年底或是明年第一季度創下新低。
2.石油庫存增加
石油市場面臨的第二個棘手的問題是庫存的增加。美國政府周三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在過去一周內暴漲了800萬桶。僅僅是墨西哥海灣地區的原油庫存就創下了2.472億桶的新高。
此外,分析師還在密切關注著精煉油產品的庫存增加。在接下來的幾周內,煉油廠維護季結束后,精煉油產品的庫存將會增加。
3.美國頁巖油氣
石油市場面臨的第三個熊市因素是美國石油行業的彈性。沙特和歐佩克去年秋天曾起誓要繼續生產,讓市場在一個過量供應的世界中決定價格。沙特和歐佩克希望能通過此來抑制非歐佩克的石油產量。
雖然美國停轉了一定數量的石油鉆機,但美國的石油產量卻并未下跌太多。分析師此前曾預期一些石油公司在這個月的銀行再審定中會損失一些資金,但美國的石油行業似乎比預期的表現要好。歐佩克繼續高生產水平對美國石油行業產生的影響不大。
4. 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仍在繼續生產
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目前這兩個國家都在以最大馬力生產石油,使國際原油價格低迷,意圖增加或是保持住各自的市場份額。
在歐佩克中,沙特計劃把市場價格當作一個武器,以把過量生產的速度降下來。但分析師認為,在今年12月早期即將舉行的歐佩克會議中,政策改變的可能性很小。
沙特一直在增加石油庫存,其每天的石油產量為1000萬桶。沙特的立場是,如果有別的生產國愿意首先降低產量,沙特也將對降低原油產量保持開放態度。沙特采取的是一種針鋒相對的辦法。在進行任何實質性動作前,沙特想看到一個確實可信的計劃。
5. 世界需求
石油的過量供應以及新興世界和中國的需求放緩同時襲擊了石油市場。中國今年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6.9%,但對中國經濟增長和需求的擔憂還是給石油價格帶來了壓力。
花旗銀行表示,伊朗重回石油市場可能會讓石油價格更低,花旗還同時表示疲弱的全球需求也會對石油價格造成下行壓力。
花旗銀行說到:“2015年主要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預期會出現下跌,這主要的原因在于過量供應以及新興市場和中國的需求放緩。”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