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記者從洛陽石化舉行的洛陽石化形成千噸級規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洛陽石化已經于16日建成了年產260萬噸的柴油加氫裝置。該裝置的建成投產不僅使洛陽石化具備了國Ⅲ標準柴油生產能力,而且標志著洛陽石化的綜合加工能力大幅提升至1000萬噸/年,同時,也終結了河南省沒有千萬噸級煉化企業的歷史。
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洛陽石化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趙振輝介紹說,26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是洛陽石化油品質量升級改造二期工程的核心項目,是保證企業柴油質量達到國Ⅲ標準和提高綜合加工能力的關鍵裝置,該項目總投資為4.59億元,于2009年6月份開工,在今年10月16日建成投產,比國家要求的2011年7月1日的期限提前了9個月。
2005年以來,為了盡快適應原油性質的不斷變化,提高重油加工能力,合理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滿足國家油品質量升級和環保達標要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洛陽石化制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投資近30億元的油品質量升級改造項目。26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即是該項目二期工程中的核心內容。
據了解,洛陽石化26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開工成功,宣告洛陽石化油品質量升級改造項目全面告捷,企業“三步走”戰略目標勝利實現,讓洛陽石化的綜合加工能力也大幅提升至1000萬噸/年,同時,也使洛陽石化進入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千萬噸級煉油企業行列,也標志著河南省終于擁有了千萬噸級的煉化企業。
洛陽石化是是國家第五個“五年計劃”期間批準建設的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安裝建設的單系列原油加工能力500萬噸/年燃料型煉油企業。該企業始建于1977年,1984年部分建成投產,1993年全面建成并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成立30年多來,洛陽石化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發展中,該企業始終追求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在提高產品質量上做文章,將創新與創效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自主開發和合作開發等手段,在完善科研開發管理工作的同時,努力推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據悉,2006年以來,洛陽化工完成科研開發項目達87項,通過省部級鑒定的科研成果27項,完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積累。該企業通過與科研院所的合作,2008年,建成了國內首套油泥無害化處理試驗裝置。此套裝置不僅能源消耗低、油泥處理效率高,而且消除了焚灰和尾氣等問題,其工業化運行更是為煉油危險固體廢物處理探索出了一條有效的途徑。2009年,洛陽石化“石腦油重整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洛陽石化通過積極推進油品質量升級,成功生產出國Ⅲ標準汽油,比國家總體部署提前了一個半月。
經過不斷的努力發展,洛陽石化已經由單系列原油加工能力500萬噸/年燃料型煉油的企業,發展成為原油綜合加工能力1000萬噸/年的特大型油、化、纖一體化石油化工企業。
僅今年1至9月份,洛陽石化加工原料油56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19億元,上交稅金46.5億元。
洛陽石化公司黨委書記在接受采訪時說,洛陽石化已經提前完成了“十一五”預定規劃,也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標。下一步,洛陽石化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好、做精,早日達到國IIII標準,為中原經濟區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