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按照現行22個工作日、4%移動變化率的定價機制,國內成品油上調的窗口5月9日開啟。但由于在5月5日突然“變臉”罕見暴跌,百元油價當即化為泡影,此后雖有所反彈,但仍在100美元以內,減輕了國內油價調整的壓力。與此同時,昨日采訪中記者獲悉,素有風向標意義的批發市場也對此作出了反應,一度高企的國內多地成品油批發價微跌,福建中海油汽油批發價幾天前也針對老客戶下調了50元/噸。
來自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的數據顯示,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所規定的“22個工作日”測算,5月3日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達到此輪調價周期峰值7.01%后,受國際油價陰跌的影響,三地變化率也開始下滑,4日轉頭向下為6.99%,10日進一步收窄至5.86%,12日則為4.98%。成品油調價延期壓力主要來自于國內CPI高企的壓力,因此調價政策很可能還會觀望一段時間,而這期間如果三地原油變化率持續下降,后期將回調至4%以內,調價窗口也隨之成為曇花一現。
素有風向標意義的批發市場也對此作出了反應,批發價微跌,在山東等地,一度批發價高過零售價的“批零倒掛”已不復存在。數據顯示,13日福建市場中石化、中石油兩大油企報價仍沒有波動跡象,但油品緊張的狀況已有所緩解。中石化森美0柴油8530元/噸,基本不控銷,中石油8530元/噸;兩大油企汽油報價持平批發到位價,93汽油9618元/噸,97汽油10182元/噸。雖然兩大油企批發價不變,但福建中海油價格已有所松動。民營三興加油站相關負責人昨日透露,上周中海油下調了93汽油批發價,每噸降到9560元,下降50元。不過,終端零售市場則維持原有態勢,除民營油站少量優惠外,多執行最高零售限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