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的探底之旅依然沒有結束。1月26日將再度迎來國內汽、柴油價格調整的“窗口期”,市場預測,國內成品油價格“十三連跌”已無懸念。此次下調后,全國大部分省市93號汽油每升零售價格將全面進入“五元時代”。
1月23日是本計價周期內第九個工作日,也是可計算國際原油價格的最后一個交易日。當天,原油供應充裕令紐約油價收盤繼續走低,布倫特油價則收盤小幅走高,均未改變國內成品油價格將再度迎來大幅下調的預期。
不過,在2014年11月28日、12月12日、2015年1月12日三次成品油價格下調均“遭遇”消費稅上調后,市場普遍的關注是,油價“十三連跌”是否會再度遇到消費稅上調,使得“加油主要是加稅”不再是老百姓的調侃之辭?
我國汽柴油消費稅的調整依據是2009年頒布施行的《消費稅暫行條例》,條例規定“消費稅稅目、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因此,只要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上報國務院,經過國務院批準,就可以對消費稅稅率進行調整。
雖然合法,但每逢油價下調就上調消費稅未免還是任性了些。市場普遍認為,隨著石油供求對低油價的反應逐步顯現,國際油價在年內將呈先低后高的走勢。消費者不免擔心,如果未來國內成品油價格隨著國際油價走勢“水漲船高”,現在已經加上去的消費稅能不能再調回去?中國的燃油消費稅到底達到什么水平對經濟社會發展才是最為有利的?燃油消費稅的“頂部”在哪里?有關部門在“任性調”的同時,也應對這些問題作出明確回應,讓百姓心里有個數。
燃油消費稅連續三次上調后,汽油消費稅累計每升上調了0.52元,柴油消費稅累計每升上調了0.4元。根據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提供的數據,2014我國消費汽油10355萬噸,折合成升約為1400億升,柴油17044萬噸,約相當于2000億升。以2014年的數據測算,連續三次上調消費稅后,僅汽油和柴油消費稅全年就增加約1500億元。這筆錢究竟要怎么花,也應該有個明白賬。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