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煤田地質局宣布在兩淮地區發現折合17.1億噸原油當量煤系天然氣資源,未來如果這些資源實現開發,安徽可能成為油氣資源大省。
安徽發現17.1億噸當量天然氣資源量
根據4月23日新華社消息,在近日召開的“兩淮地區煤系天然氣研究新進展”院士專家評估會上,安徽省煤田地質局宣布在兩淮地區取得了煤系天然氣的重要發現,煤系天然氣預測地質資源量為1.9萬億立方米,約折合17.1億噸原油當量(125億桶原油當量),預測可采儲量約3000億立方米,而且此次發現的煤系天然氣開發難度相對較小。
中石化去年在塔里木盆地發現的順北油田,其資源總量同樣達到17億噸,目前已經實現了原油開發,有6口井日產量均超百噸。而本次發現的安徽煤系天然氣藏,是自那以來國內油氣勘探開發領域最大的發現。
煤系天然氣是煤炭資源的伴生礦產,主要涵蓋頁巖氣、煤層氣和致密砂巖氣等多種非常規天然氣。據兩淮地區煤田資料的二次開發、地面鉆探、井巷工程揭示和煤系天然氣項目綜合研究成果,兩淮地區煤系天然氣有效目的層位主要分布在石炭-二疊系太原組、山西組頂部、下石盒子組以及上石盒子組下部,煤系天然氣資源分布相對集中,含氣量高,埋深適中,適于規模開發利用。
安徽煤系天然氣此次的重大發現對我國石油行業上游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也為中國天然氣行業的發展助一臂之力。
而從近年來天然氣發現的資源量來看,此次發現的17億噸原油當量天然氣田,在資源總量上非常可觀,是中國近年來最大的油氣發現之一。
近年來天然氣大發現
隨著國內市場對天然氣消費量的增加,近年來國內天然氣(包括非常規氣田)的勘探開發速度有加快的趨勢,也發現了很多大型氣田。
2014年9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宣布,他們在南海北部發現中國海域首個高產大氣田——陵水17-2氣田,該氣田距海南島150公里,其構造位于中國南海瓊東南盆地深水區的陵水凹陷,平均作業水深1500米,為超深水氣田。
2015年11月,根據新華網報道,位于松遼盆地北部徐家圍子地區的慶深氣田,當年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達1000億立方米,成為繼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陜甘寧盆地和川渝盆地后的我國第五大天然氣田。
2016年7月,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在貴州遵義實施的安頁1井取得頁巖氣、油氣重大突破性成果,估算天然氣資源量達千億立方米。何繼善、康玉柱等7位院士認為,安頁1井油氣調查的重大突破是歷史性、里程碑式的,對我國南方復雜地質構造區和貴州省油氣勘查可謂開天辟地。
2016年8月29日,中國石化宣布,在塔里木盆地順北油田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順北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資源量達到17億噸,其中天然氣5000億方。此前,在2015年順北1-1H井已經測試獲高產穩產油氣流,日產天然氣9萬方,且是高品質原油。隨后中國石化在該地區部署6口井日產均超百噸。
安徽能否成為油氣資源大省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陸地天然氣主產區在西北、西南地區,東部地區很少有天然氣發現,此次安徽天然氣田的發現,也是填補了東部地區在能源結構中的一項空白。
而未來安徽天然氣資源能否實現大開發,開發后安徽或成另一個天然氣資源大省。
安徽油氣資源的開發其實早就開始了,在幾年前,中石化華東分公司就聯合法國道達爾,在安徽宣城進行了頁巖氣的勘探。此外,中海油也曾在這一地區進行過頁巖氣的勘探活動。而安徽宣城地區,也是中國地質調查局在長江經濟帶已經圈定了的10個頁巖氣調查遠景區之一。
2016年底,安徽省寧國市港口鎮的 “港地1井”完鉆,專家依據該項目測得的評價參數,認為其頁巖油資源量非常豐富。
該井是皖南地區首個采用繩索取芯鉆探工藝施工、且鉆孔孔深超過1500米的頁巖氣鉆孔。該鉆孔穿過的地層有三疊系、二疊系,直至石炭系黃龍組灰巖地層,在二疊系海陸過渡相頁巖氣的重大發現,開辟了我國海陸交互相頁巖油氣的勘查新區,為安徽皖江地區頁巖油氣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撐。
而早在今年3月份召開的皖江經濟帶綜合地質調查第一次聯席會議暨成果交流會上,安徽省共圈定頁巖氣遠景區8處,優選有利勘查區9個,預測頁巖氣資源量3.37萬億立方米,頁巖層累計厚度300米至500米,是全國頁巖氣五大優選地區之一。
由此可見,安徽地區未來的油氣資源大開發是十分值得期待的,未來安徽成為油氣資源大省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