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石油”)發布的《2017環境保護公報》(下稱“環保公報”)中顯示,中國石油制定了低碳發展目標:力爭2020年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25%,2030年國內天然氣產量占公司國內一次能源產量的55%,2050年低碳發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是中國石油連續第十九年發布環保公報。
中國石油集團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徐文榮表示,中國石油將繼續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切實做到在資源保護中開發,在開發資源中保護;既作清潔能源的供應者,又要做社會低碳轉型的推動者。
隨著我國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中國石油不斷加大環保投入,根據環保公報,該公司僅煉化板塊實施“達標減排、綠色煉化”治理工程,累計投入即超過100億元。目前,據工作人員介紹,正常生產情況下,其在線監測的49個廢水、208個廢氣監測點均穩定達標排放。
此外,環保公報中還披露,中國石油2017年投資24.33億元成立了國內央企中首個集團公司級VOCs(揮發性有機物)管控中心,截止當年底,共實施VOCs治理項目119項,年減排3.9萬噸。
環保管理僅是中國石油綠色發展體系中的一項內容,除此之外,該公司還從綠色能源、低碳發展等多個維度推進企業綠色發展。環保公報中顯示, 2017年,該公司國內天然氣銷量1518.4億立方米,國內天然氣產量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其天然氣北方公司全力推進“煤改氣”項目實施。截至2017年底,為河北省廊坊、涿州、正定等農村煤改氣相對集中的區域,推動實施8個民生用氣項目。在油品升級方面,該公司已于去年底提前完成在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的國VI油品供應。
公眾開放日,社會各界人士走進中國石油大港石化
為彰顯央企責任,緩解“鄰壁效應”,中國石油在綠色發展同時不斷推進“開門辦企”。從本月1日起至中旬,隸屬于中國石油的50多家石油企業將陸續向公眾開放。“我們希望通過開放日,不僅讓大家了解中國石油的管理和技術,還要讓大家了解石油人的責任與擔當。”中國石油新聞發言人曲廣學說。
6月1日的啟動儀式當天,記者走進具有60年歷史的老煉化企業——大港石化,參觀期間,并未聞到異味,在開闊的廠區內,有著大片的綠化面積。當天,該公司還聘請了10位來自各界的人士,擔任“環保義務監督員”,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公眾開放日,大港石化聘請環保義務監督員
該公司總經理楊健介紹,他們執行的環保指標是京津冀特殊敏感地區特別排放限值,一些污染物排放濃度甚至低于國家排放標準的80%以上。據了解,僅2017年,大港石化就在環保上投入2億多元,共實施16個專項提標改造項目,該公司計劃再投資5.55億元,實施一批綠色工程。
眾多陸續開放的中國石油企業的先進環保做法書寫了中國石油環保公報中的亮眼數字。除了大港石化外,據了解,近5年來,大港油田累計投入5.8億元,新建改造了33個環保工程,實現了油區清潔供暖“零燃煤”、土地“零占用”、污水“零排放”。
中國石油河北銷售公司幾年來,累計投資2億多元,進行回收改造;先后投入2200余萬元提前完成燃煤鍋爐的“清零”工作;累計投資4.3億多元,年底預計投資完成11.2億元推進加油站防滲改造,落實水污染防治。
中國石油企業的先進環保做法還有很多,其中,遼陽石化公司N2O減排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是目前國際、國內成功注冊的最大的CDM項目之一,項目每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當量1170萬噸,占全國減排總量的10%,全球減排總量的5%。華北石化環保先行,污水處理廠先于千萬噸煉化工程運行,污水回用率高達97%。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