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 張云普 通訊員 魏玉陽)6月16日記者獲悉,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成果鑒定會上,大慶油田牽頭申報的薄儲層井震融合高精度預測技術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當前,我國油氣勘探開發面臨海相儲層埋藏深,陸相沉積相變快,總體呈現出“深、薄、隱、碎”特征的瓶頸,國外成熟的地震預測方法是基于埋藏較淺、相對均質的海相地層,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大慶油田針對國內極其復雜的地質條件,提出原創性儲層預測理論,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震高精度預測方法,攻克薄儲層預測的世界級難題,打造世界領先水平的系列軟件,保障國內油氣資源的高效勘探開發。
大慶油田廣大科技人員聯合國內知名高校和優秀民營企業,歷經10余年的探索,實現了薄層反演技術“從0到1”的突破,成功突破國外地震儲層預測方法受地震分辨率限制的瓶頸。自2011年該技術立項研究以來,大慶油田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特別是依托其開發的高精度地震反演儲層預測技術平臺,可用于碎屑巖、碳酸鹽巖、火山巖和非常規等不同類型薄儲層預測,薄儲層預測符合率由傳統反演技術的61.9%提升至82.1%,水平井2至4米薄儲層鉆遇率提高19.5%,推動了薄儲層地球物理勘探行業的技術進步。
此次鑒定的評審專家組認為,該項技術成果通過對地震波形、薄層組合結構及巖石物理屬性關系研究,揭示了“地震波形—測井曲線—巖相組合”響應機理,提出利用橫向波形類比解析縱向巖層組合結構的新認識,為突破薄儲層識別世界級難題奠定理論基礎,是油氣地球物理領域的原始創新性成果。
目前,這項技術成果已成功應用于大慶油田原油3000萬噸穩產工程,尤其是大慶長垣油田95個區塊措施方案的編制和實施,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該成果規模推廣至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的國內外油田,應用比例超過70%,打破國外軟件壟斷,累計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0件,登記軟件著作權50項、企業技術秘密28項、企業標準1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論文40篇。(中國石油報)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