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云端天堂”之稱的若爾蓋縣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安全屏障,也是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之一。十年來,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立足“鄉村美、產業強、農民富”這一扶貧主線,深入若爾蓋縣等幫扶地區,圍繞保障春耕物資供應、夯實農民增收基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條“以點到面、全域開花”的對口幫扶新路徑,全面助力著鄉村振興。
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作為簽約單位代表,參加四川省國有企業支持“四類地區”振興發展簽約儀式。 常峻 攝
鑄就引擎 推動鄉村產業“旺起來”
金秋十月,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占哇鄉畢崗村,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鄉村振興駐村干部胡鵬正忙碌地和村民們在蔬菜地里清理雜草、查看長勢。
“這300多畝‘高原有機蔬菜種植基地’是由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投資援建,里面種植的花菜、蘿卜、香菜等,再過幾天收獲后,就能通過中油優途APP和加油站便利店實現線上線下銷售,每畝大概能收入三千元左右。”胡鵬滿臉喜悅地說到。?
據了解,占哇鄉畢崗村是位于川西高原腹地的一個半農半牧純藏族小山村,海拔高、紫外線強、嚴寒期長,在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以往當地藏族村民基本上都以青稞種植為主,每年每畝僅收入幾百元。而村民自己吃的新鮮蔬菜,都要去山外購買。
為助力鄉村振興,防止脫貧村民返貧,近年來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在若爾蓋投資建設了種植養殖產業基地,并不斷釋放出產業帶動的積極效應。而這正是從組織領導、產業融合、消費促進等6個方面發力,鍛造產業發展引擎的一個生動縮影。
自2013年以來,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先后為若爾蓋縣占哇鄉等地援建了“旅游服務中心、藏香豬養殖場、‘油人之家’藏家樂、高原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等產業項目,幫助數千藏族村民“脫貧奔小康”,深受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如今,從若爾蓋“高原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到瀘州市“十萬畝特早茶種植基地”,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開創了“從點到面、多點開花”的幫扶方式。
不僅如此,為了拓寬幫扶地區特色產品的銷售半徑,中國石油四川銷售還與優秀特產生產商、供應商合作,全力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農牧產品,自主研發“中油優途”APP,開辟“特產專區”、“西油消費幫扶專區”專欄,持續上新各類扶貧產品,讓偏遠山區的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不斷增加著當地農牧民的收入。
創新幫扶 消費帶動村民“富起來”
近年來,隨著產業項目的相繼落地,也為幫扶區域老百姓帶來了可感可及的硬收益。
在川西高原北麓高山峽谷間的藏族小山村,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派駐阿壩州若爾蓋縣鐵布鎮卡機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組配合村兩委,建立了“種植養殖、旅游服務、就業幫扶”等產業項目。讓全村67戶村民“脫掉”了貧困帽子。
不僅如此,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近年來還創新幫扶路徑,利用線上網絡渠道,銷售扶貧產品。“紅原奶粉”是緊鄰若爾蓋縣的紅原縣重要的扶貧產品,于2015年便擺上了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岷江分公司各加油站便利店的柜臺。目前,“紅原奶粉”已成為中國石油“昆侖好客”的自有品牌,成為各加油站便利店的暢銷商品和加油員“直播帶貨”中的常客。
碳路前行 助力鄉村環境“美起來”
在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路上,四川銷售公司參與高原濕地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從搬遷保護區內加油站、修建“泡沫式環保廁所”、強化油氣回收和“三廢”治理等入手,全力打造“高原生態環保加油站”。
“三年前,當國家級高原濕地保護區在若爾蓋建設時,我們不惜犧牲企業利益,將位于保護區內一座日銷量達20噸的加油站拆除,異地搬遷到了保護區外。”時任站經理澤仁說。
一手生態保護,一手拓寬“氣走廊”。為打通川西高原上的LNG物流通道,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大力建設高原LNG加氣站,截至目前,陸續投運了汶川映秀、汶川水田坪等7座LNG加氣站,拓寬了高原“氣走廊”。
如今,沿著鄉村振興的路徑,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以基地“小美”助推鄉村“大美”,繪就成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房金 金婷婷 何悠)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