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鈉電池正在打破其市場容量小、產業化進程慢的行業誤解,正迎來產業化爆發的關鍵時間節點。
近期,鋰電池部分原材料價格呈上漲趨勢,引發業界擔憂情緒;與此同時,鈉電池在電動汽車、工程車輛、兩輪電動車,以及汽車啟停、儲能等領域,也呈現出多點開花的良好態勢,且其性價比持續提升,逼近磷酸鐵鋰電池。
目前,鈉電池正從小規模示范走向市場腹地,而其與鋰電池之間的較量,不僅是電池能量密度、成本等維度的比拼,背后更是一場關乎電池產業韌性、場景適配及能源安全的博弈。
鈉電池再獲業界高度關注
近段時間,不管是三元鋰,還是磷酸鐵鋰電池,上游材料價格波動,都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其中,本輪硫酸鈷價格大漲,主因是全球最大的鈷供應國剛果(金),宣布自2月22日起,暫停其鈷出口四個月,疊加有消息稱當地局勢緊張,導致市場出現連鎖反應。
另據報道,目前,剛果(金)方面正在考慮制定長期政策,以便從鈷的開采和加工中獲取更多價值,并防止禁令解除后囤積的鈷大量涌入市場,沖擊價格。剛果(金)經濟形勢委員會近期更是提出強化鈷出口臨時禁令的措施建議,其中包括與鈷第二大供應國印度尼西亞開展合作,以“更好地控制”全球市場上的鈷供應量和價格。
在控制鈷供應的背景下,還帶動市場鎳價上漲,導致下游生產三元鋰、鈷酸鋰電池的成本走高。
另外,在市場需求及產品迭代雙輪驅動下,本輪磷酸鐵鋰材料價格呈現分化態勢,越高端的產品漲幅越大。
今年以來,高壓密磷酸鐵鋰材料,作為提升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的利器,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追捧,但由于“二次燒結”等工藝復雜,加工費上漲,帶動四代產品——高壓密磷酸鐵鋰價格上揚。據業內人士透露,國內多家頭部電池企業已鎖定高壓密磷酸鐵鋰材料大單,“某頭部材料企業的第四代磷酸鐵鋰產線都干‘冒煙’了’。”
據估測,鈉資源地殼豐度(2.74%)是鋰(.0065%)的420倍,且無需鈷、鎳等稀貴金屬,以及銅箔集流體。
整體看,如果鈷礦長期減產,不排除鈷價暴漲的可能,這也顯示出鈉電池在應對稀貴金屬潛在“卡脖子”問題的優勢所在;同時,中低端磷酸鐵鋰電池雖成本較低,但高壓密產品的普及提升了材料需求,加劇了材料供需矛盾,隨著頭部材料企業產能向高端產品傾斜,使磷酸鐵鋰電池成本優勢邊際收窄,這也為鈉電池拓展中低端市場提供了空間和時間。
多場景“搶裝”鈉電池
電池中國觀察到,鈉電池在電動汽車、工程車輛、兩輪電動車,以及汽車啟停、儲能等領域,正呈現出多點開花之勢,商業化應用爆發在即。
3月12日,領克汽車宣布,領克900將搭載寧德時代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實現鈉電池裝車。資料顯示,該款電池可以實現整車純電續航400公里,且兼具4C超快充,其核心技術包括AB電池系統集成技術,將鈉電池與鋰電池按比例混合布局,實現-40℃極寒環境放電、-30℃低溫充電能力。
不僅是乘用車領域,高功率鈉電池還逐漸成為混動重卡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近日,搭載希倍動力8kWh電量鈉電池的混動重卡,在三一集團進行了道路測試,展現出鈉電池在工程車輛領域的應用前景。
在兩輪電動車領域,今年早些時候,雅迪攜華宇鈉電發布涵蓋極鈉鈉電池、極鈉超充服務、極鈉智慧平臺一體化的智能出行生態——華宇極鈉超充生態,以及配套的多款雅迪鈉電電動車。資料顯示,該鈉電池快充性能優勢明顯,最快15分鐘就能將電池充至80%電量,可顯著緩解用戶的里程和充電焦慮。
近期,歐派首款量產鈉電版兩輪電動車上市,其搭載盤古新能源研發生產的72V20Ah鈉電池。
海辰儲能于2024年12月12日,發布其首款電力儲能專用鈉離子電池∞Cell N162Ah,采用聚陰離子(磷酸焦磷酸鐵鈉正極搭配硬碳負極)的技術路線,專為寬溫高倍率儲能場景設計,在循環性能、寬溫域和大倍率充放電性能,以及能量效率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匹配2.55MWh預制艙儲能系統,計劃2025年四季度實現GWh量產。
此外,比亞迪儲能等企業也相繼推出其鈉電池儲能系統,并已陸續向儲能市場導入。
可以看到,盡管當前鋰電池仍是電池行業絕對主力,但是,憑借高安全性、低溫性能強、適配高電壓/超快充等優勢,鈉電池已經加速向高溫、高寒、高功率等應用市場滲透,而其產業化“起飛”的時間節點,則有賴于鈉電池增效降本,進一步提升其性價比的成果。
鈉電池性價比持續提升
現階段,鈉電正極、負極、電解液、設備等產業鏈環節持續實現突破,鈉電電芯的性價比持續提升,為加速鈉電池產業化進程提供了保障。
3月16日,寧德時代披露,正加速推進其第二代鈉離子電池的研發進程,該產品性能指標已逐步逼近磷酸鐵鋰電池。其第二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研發目標是200Wh/kg以上,值得關注的是,其預計,一旦實現規模化應用,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優勢有望超越磷酸鐵鋰電池。
中科海納推出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達145Wh/kg,近日其即將發布第二代鈉電池新產品,能量密度等核心性能或將實現新突破。
超威已發布其新一代鈉電池,具備儲量大、性價比高、耐高低溫、安全性高、壽命更長、支持快充六大性能表現;可應用于電動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低速車、儲能等領域。
星恒電源已發布其第一代鈉電池“超鈉F1”,配套兩輪電動車。據介紹,該款電池具備長壽命、長續航、超快充、超高性價比等優勢,-20℃低溫下能夠放出近90%的電量;用接近鉛酸的價格,可獲得約等于鋰電的性能。
另外,蜂巢能源、華為等企業持續投入鈉電池的技術研發,已申請了多項鈉電池相關專利。
產業化方面,孚能科技近期在互動平臺表示,在鈉電池方面取得良好的商業化進展,其鈉離子電池產品已裝車于江鈴等相關車型,并實現鈉電車型的交付,未來將進一步推動第二代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
值得一提的是,電池中國在今年的產業鏈調研活動中了解到,鈉電池降本趨勢確定。華宇鈉電總經理/研究院院長陳建向電池中國介紹,再過2-3年,隨著鈉電行業整個供應鏈的成熟和市場應用的拓展,鈉電電芯BOM成本有望降至0.20元/Wh左右,從而凸顯其成本優勢。
業界人士表示,在資源調控、材料價格波動、技術百家爭鳴、應用需求多元的趨勢下,未來5年,沒有一種電池能夠通吃所有場景,鈉電池亦有可觀的發展潛力。
市場方面,中國已將鈉電池納入新型儲能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疊加全球能源轉型需求,據機構預測,鈉電池有望在2030年前形成千億級市場規模。
可以預見,隨著鈉電產業鏈越來越成熟,以及下游加速應用、成本持續降低,2025年鈉電池市場需求同比或將實現大幅增長。行業預測,鈉電池未來可能替代30%-40%的磷酸鐵鋰電池市場份額,并在2035年達到數百GWh裝機規模。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