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份,全國物價總水平的漲幅明顯增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
去年同期上漲3%,環比上漲1%,通貨膨脹跡象明顯。對此,央行負責人表示需要
觀察一段時間。而且央行在12月份的報告中提出,“目前,人民銀行的有關政策調
整和發出的一系列信號已經越過時滯期,正在逐步發揮作用,貨幣政策實施的效應繼
續顯現。明年,人民銀行要繼續維護經濟金融發展的良好勢頭,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
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上述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目前決策部門認可的通脹目標在提高。適度提高的
通貨膨脹不僅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改善就業環境、促進消費,而且有利于減輕人民
幣升值的壓力。在2001年,伴隨著物價上漲,經濟同樣出現一定的回升,但在政
府采取緊縮貨幣的政策后,加上世界經濟形勢轉弱,我國經濟增長又重新下滑。前不
久,國家領導人提出要珍惜現在良好的經濟形勢,應該包括要避免2001年的情況
再次發生的意思。
在決策部門認可的通脹目標提高后,我們認為2004年糧食價格和非貿易品價
格將會推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進一步上升。
預期將推動糧價上漲
在通縮結束并走向通脹時,存貨投資增加。對于有些商品來說,如果實質上的供
求關系并沒有出現大幅變化,價格就會大幅波動。這是由于人們在這個特殊時期的心
理作用,對貨物的占用欲望增加,導致生產者、流通領域的中間商、消費者囤貨,使
得供給凸減或者需求旺盛。在形成通脹預期之后,存貨投資使得通脹加速。
對于目前漲幅較大的糧食來說,存貨投資將促使價格繼續上升。1998年,全
國糧食產量達到了5.12億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之后基本上逐年下降。
糧食產量減少的同時,糧食價格也在逐漸走低,這里主要是由于存貨在不斷減少
。當人們預期糧食價格將下降的時候,就會不斷降低存貨,存貨投資加速糧價下跌。
1998年,糧食庫存達到約3億噸的歷史最高水平,2002年糧食庫存降為2.
5億噸,到目前已經降到2.0億噸之下。同時,現在世界糧食庫存已降至30年來
的最低水平,美國農業部估計今年全球糧食貿易可能會出現960萬噸的缺口。這些
信息充分表明了糧食價格已無下跌空間,未來面臨的是只能是上漲。而當人們形成糧
食價格上漲的預期后,存貨投資將會發揮漲時助漲的特點,推動糧食價格大幅上揚。
1994年,通貨膨脹為21.7%,國家將糧食征購價提高40%,但結果給
農民造成了糧食短缺和價格還會進一步上漲的預期,從而加劇了農民的惜售行為,農
民存糧數不斷增加,市場短缺形勢更為嚴峻,使得有些地方政府只能又將糧食征購價
上提40%。雖然目前糧食購銷體制已發生變化,但農民對糧食漲價預期的反應還是
會一樣的。因此,即使2003年能夠完成糧食增產5%至4.55億噸的目標,國
內糧食供應也會下降。另外,從國外進口來平抑國內糧食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也不大。
目前,我國對世界大宗貨物交易價格的影響不斷上升,我國糧食進出口幅度的較大變
化總是會引起國際糧價的大幅波動。所以,依靠進口糧食來彌補供求缺口必將推動國
際糧價上漲。在糧價上漲預期形成后,我們預計2004年糧食價格漲幅將超過20
03年。
非貿易品只是暫時限價
對于非貿易品來說,許多壟斷行業存在漲價預期,比如水、電、交通等。前不久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的價
格監管,強調今年一季度地方各級政府一律不得提高政府制定的公用事業、公益服務
和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已經公布在“兩節”期間準備出臺的調價項目要適當推遲執
行。一般來講,政府能夠制定價格的品種包括許多非貿易品;這個通知從側面印證了
許多非貿易品的漲價壓力。去年下半年公務員加了工資,10月份以后農民的收入也
在增加。這些中低收入階層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增強他們對漲價的承受能力。因此,
政府出臺限價政策只是不希望物價在短期內漲幅過大,等限價時間過后,漲價依然會
成為現實。
在糧價及非貿易品的上漲帶動下,2004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將繼續走高,
我們預計將達到4%左右。對于債券投資者來說,為規避通漲風險,需要降低持債期
限。
——來源:中經網
去年同期上漲3%,環比上漲1%,通貨膨脹跡象明顯。對此,央行負責人表示需要
觀察一段時間。而且央行在12月份的報告中提出,“目前,人民銀行的有關政策調
整和發出的一系列信號已經越過時滯期,正在逐步發揮作用,貨幣政策實施的效應繼
續顯現。明年,人民銀行要繼續維護經濟金融發展的良好勢頭,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
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上述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目前決策部門認可的通脹目標在提高。適度提高的
通貨膨脹不僅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改善就業環境、促進消費,而且有利于減輕人民
幣升值的壓力。在2001年,伴隨著物價上漲,經濟同樣出現一定的回升,但在政
府采取緊縮貨幣的政策后,加上世界經濟形勢轉弱,我國經濟增長又重新下滑。前不
久,國家領導人提出要珍惜現在良好的經濟形勢,應該包括要避免2001年的情況
再次發生的意思。
在決策部門認可的通脹目標提高后,我們認為2004年糧食價格和非貿易品價
格將會推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進一步上升。
預期將推動糧價上漲
在通縮結束并走向通脹時,存貨投資增加。對于有些商品來說,如果實質上的供
求關系并沒有出現大幅變化,價格就會大幅波動。這是由于人們在這個特殊時期的心
理作用,對貨物的占用欲望增加,導致生產者、流通領域的中間商、消費者囤貨,使
得供給凸減或者需求旺盛。在形成通脹預期之后,存貨投資使得通脹加速。
對于目前漲幅較大的糧食來說,存貨投資將促使價格繼續上升。1998年,全
國糧食產量達到了5.12億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之后基本上逐年下降。
糧食產量減少的同時,糧食價格也在逐漸走低,這里主要是由于存貨在不斷減少
。當人們預期糧食價格將下降的時候,就會不斷降低存貨,存貨投資加速糧價下跌。
1998年,糧食庫存達到約3億噸的歷史最高水平,2002年糧食庫存降為2.
5億噸,到目前已經降到2.0億噸之下。同時,現在世界糧食庫存已降至30年來
的最低水平,美國農業部估計今年全球糧食貿易可能會出現960萬噸的缺口。這些
信息充分表明了糧食價格已無下跌空間,未來面臨的是只能是上漲。而當人們形成糧
食價格上漲的預期后,存貨投資將會發揮漲時助漲的特點,推動糧食價格大幅上揚。
1994年,通貨膨脹為21.7%,國家將糧食征購價提高40%,但結果給
農民造成了糧食短缺和價格還會進一步上漲的預期,從而加劇了農民的惜售行為,農
民存糧數不斷增加,市場短缺形勢更為嚴峻,使得有些地方政府只能又將糧食征購價
上提40%。雖然目前糧食購銷體制已發生變化,但農民對糧食漲價預期的反應還是
會一樣的。因此,即使2003年能夠完成糧食增產5%至4.55億噸的目標,國
內糧食供應也會下降。另外,從國外進口來平抑國內糧食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也不大。
目前,我國對世界大宗貨物交易價格的影響不斷上升,我國糧食進出口幅度的較大變
化總是會引起國際糧價的大幅波動。所以,依靠進口糧食來彌補供求缺口必將推動國
際糧價上漲。在糧價上漲預期形成后,我們預計2004年糧食價格漲幅將超過20
03年。
非貿易品只是暫時限價
對于非貿易品來說,許多壟斷行業存在漲價預期,比如水、電、交通等。前不久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的價
格監管,強調今年一季度地方各級政府一律不得提高政府制定的公用事業、公益服務
和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已經公布在“兩節”期間準備出臺的調價項目要適當推遲執
行。一般來講,政府能夠制定價格的品種包括許多非貿易品;這個通知從側面印證了
許多非貿易品的漲價壓力。去年下半年公務員加了工資,10月份以后農民的收入也
在增加。這些中低收入階層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增強他們對漲價的承受能力。因此,
政府出臺限價政策只是不希望物價在短期內漲幅過大,等限價時間過后,漲價依然會
成為現實。
在糧價及非貿易品的上漲帶動下,2004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將繼續走高,
我們預計將達到4%左右。對于債券投資者來說,為規避通漲風險,需要降低持債期
限。
——來源:中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