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后三個季度進出口需保持17.4%的增長,才能實現全年9895億元進出口稅收的目標。”4月21日,財政部關稅司一位官員在財政部組織的貿易救濟培訓會議上對地方財政廳代表說。
“考慮到今年的特殊情況,進出口要達到這一增速顯然難度不小。”上述財政部官員進一步表示,“進出口稅收一直是中央財政重要收入來源,進出口關稅的下滑會對全年的財政稅收造成不小的壓力。”
然而,財政部的另一位官員表示,關稅不太可能為了增收而做調整。他表示,目前因為退稅率比較高,騙稅現象開始抬頭,財政和稅務部門能做的就是阻止騙稅行為,避免稅收損失。
進出口下滑導致稅收縮減
有財政部關稅司官員表示,近年來,進出口稅收占中央財政收入的比重始終保持在3成左右,2004年最高達到了32.7%,與國內流轉稅、企業所得稅成為中央財政收入三駕馬車之一。
他表示,近年來盡管關稅總水平不斷下調,但進出口稅收持續快速增收。2001-2008年,外貿進出口額由5096.5億美元增至25615.3億美元,年均增長25.9%。“這期間,進出口關稅由2492.3億元增至9161.1億元,年均增長20.4%。”他說,“2008年,進出口稅收占中央財政收入的27.7%。”
而隨著今年一季度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24.9%。全國進出口稅收總額(入庫數)為1908.5億元,同比下降15.2%,完成全年9895億元預算安排的19.3%,比序時進度欠收466.3億元。其中,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分別下降了23.9%和15.8%。
該官員同時指出,3月份當月,外貿走勢顯現回穩跡象,進出口稅收環比上升。稅收額環比2月上升了22.7%,日平均征稅額已由25.8億元回升至30.2億元。
但2009年總體態勢仍不容樂觀。
4月16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第105屆廣交會上調研時表示:“目前我國外貿形勢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但外部市場需求萎縮的態勢未發生根本改變。”
上述財政部官員運用時間序列分析,得出了全年進出口和稅收形勢不容樂觀的相同結論。
根據他的定量分析,今年全年進口、出口將分別達到約9160億美元和12000億美元,同比下降19%和16%左右。
外貿將影響2009年GDP約8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400億元,將影響GDP增幅約1.8-2個百分點。
他說:“若要實現全年8%進出口增長、9895億元進出口稅收的目標,后三個季度,進出口需增長17.4%,進出口稅收需增長15.6%,雖分別低于去年17.8%和20.8%的全年平均增速,但考慮到今年的特殊情況,要達到這一速度顯然難度不小。”
針對上述情況,財政部的另一位官員表示,關稅不太可能為了增收而做調整。財政部科研所副所長劉尚希說,關稅調整涉及國際貿易,如果進口關稅隨意提高,國際上會說我們貿易保護;出口產品如果降低稅收或退稅太多,會說我們傾銷。他認為,關稅收入的提高只能依賴中國企業和國際經濟環境的好轉。
進出口稅收形勢的嚴峻,除了進出口總量的收窄這一因素之外,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對進口及稅收影響也十分明顯。
價格下滑是另一主因
會上,上述財政部官員說:“一季度價格回落,特別是主要稅源商品價格大幅回落影響進出口稅收增幅下降約15個百分點,幾乎相當于稅收15.2%的實際降幅。”
進口方面,部分進口產品對國內產品產生較大價格壓力,同時對進口稅收影響較大,主要原因是初級產品進口價格跌幅加深帶動進口總額繼續下跌。
一季度進口降幅的25.1個百分點中,價格因素影響了18.3個百分點,而數量下降僅影響了6.8個百分點。
據海關統計,主要初級產品價格呈現下跌態勢,且跌幅不斷加深。比如,2月份鐵礦砂的進口價格同比下跌38.6%,比1月份跌幅加深2個百分點,食用植物油的進口價格同比下跌41.5%,比1月份跌幅加深4個多百分點。3月份大宗產品價格繼續呈深度下跌趨勢,上述產品同比分別下降35.6%和40.8%。原油進口價格下跌54%。
此外,出口下降進一步抑制了進口需求。一季度外資企業投資進口設備和物品、加工貿易進口設備、出口加工區進口設備分別同比大幅下降了63.3%、34.7%和60.2%。
進出口稅收的下降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出口退稅的快速增長,這主要是大幅提高出口退稅率所致。一季度出口退稅1861.32億元,同比增長29.7%,出口退稅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14.3%。
出口價格方面,2月份全部出口商品加權價格水平僅下降了2.5%,其中服裝、鞋帽、家具、玩具等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價格還上漲了5%-20%。
“部分產品出口價格的穩定也導致了出口退稅的上升。”上述財政部官員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連續六次提高了7530多種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涉及商品占出口商品的55%以上。雖然2月份出口總額下降25.7%,比1月份降幅加深了8個多百分點,但由于去年同期出口退稅基數較小,政策受益商品的出口退稅金額仍保持了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