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資源優勢迅猛崛起的內蒙古能源化工產業,“十一五”已顯現出明顯的后發優勢,8月30日內蒙古化工行業再次提出,到“十二五”末,化學工業增加值將達到1700億元,比“十一五”末增長3.4倍,年均增長28%,占全區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5%,產值力爭進入全國石化行業前15位。這是記者從正在鄂爾多斯市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大會上獲悉的。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指出,內蒙古化工行業發展要突出“資源優勢”和“后發優勢”。一方面要夯實基礎,把已經投產的國內外有影響的大型煤化工項目的基礎夯實,包括穩定裝置運行、完善工藝技術,使其進一步成熟,真正成為“十二五”內蒙古石化行業發展的經濟支柱和新型煤化工發展的示范工程。另一方面要科學規劃,發展要符合本地區實際,規劃要切實可行。
據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柳華民介紹,內蒙古屬欠發達地區,作為支柱產業的化工行業,必須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為此,自治區石化行業“十二五”將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內蒙古不能再走依靠投資拉動、以犧牲能源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式發展道路。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
加快產業、產品的轉型升級。一是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發揮傳統產業的比較優勢。二是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促進新型煤化工的健康、有序發展。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要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重點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推廣一批成熟技術和裝備,重點強化技術開發的成套性、可靠性;進一步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高研發投入在銷售收入中的比重,注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
大力促進安全清潔生產。堅持“以人為本”,立足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本質安全度高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全力打造世界級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培育一批國際一流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石化企業和一批以產業鏈連接緊密、專業特色鮮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務平臺完備的化工園區,創建一批知名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