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液化石油氣(LPG)需求增長滯緩而產量跟隨煉廠加工量不斷擴大,在替代燃料的擠壓下,過剩液化氣將被迫在新的領域尋求出路。29日在南京由廣東油氣商會主辦的'第17屆中國LPG國際會議'上,專家和企業討論認為,小城鎮及農村燃料、車用氣、化工原料是LPG未來擴展的方向,而用作乙烯和芳烴原料等化工產品深加工將成為LPG市場的熱點。
LPG面臨三個方向 化工原料更受關注
世界LPG協會總監David Tyler介紹,世界上約25億人口仍在用柴薪作為燃料,炊煙每年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00萬人,LPG具有便于運輸、靈活機動等特點,是解決部落、村莊及社區燃料問題的良好方案,例如在這些地方建設'公共廚房',每小時收取幾塊錢的費用。
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多宏說,LPG'下鄉'是未來戰略之一,'我們將在城鄉結合部布局銷售網絡和一二級儲氣庫,使LPG更多地進入小城鎮和農村市場,與非洲相比,中國農村應用LPG的時機更成熟,購買力也更強一些。'
David Tyler對LPG在車用燃料領域的應用較為樂觀。他說,全球有1750萬輛車在用LPG,并且數量還在增加,印度、中國臺灣等地還有幾百萬輛兩輪車和三輪車在使用LPG,中國兩輪車、三輪車數量巨大,使用LPG比使用電池更加經濟和便捷,但這一市場的拓展取決于三個利益相關者政府、車用氣供應商和車輛制造商。
東華能源(002221,股吧)目前正在上海、張家港、南通、徐州等20多個城市同時開建LPG加氣站,采取車用氣、民用氣'兩位一體'的終端,主要針對出租車、執法車、教練車及公交車。
一些LPG進口商、運營商對此分析,LPG進入國內農村市場會因缺乏政策補貼而步伐緩慢,車用氣方面由于面臨液化天然氣(LNG)的競爭、缺少政策支持而前景難測,目前更為現實的選擇是化工領域。中石化一位高級工程師稱,LPG在民用方面的應用需克服基礎設施和價格上的障礙,2011年國內LPG需求新增部分幾乎均來自化工領域,民用需求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