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2年4月11日18時43分,北蘇門答臘西部海域附近發生里氏8.2級地震,震源深度16.4公里。印尼官方已經發布了海嘯預警。
印尼已探明煤炭儲量主要分布在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兩島,特別是集中在蘇門答臘島的中部和南部。雖然此次地震震中在蘇門答臘島的最北端——亞齊,對島上南端的煤礦開采影響有限,但是對印尼航運企業的營運效率和船舶的航線安全存在影響,進而影響到印尼煤炭的出口。
據卓創了解,印尼是中國最主要的煤炭進口來源。今年,中國已經從印尼累計進口煤炭6469.64萬噸,占總進口量的35.49%。故,卓創預計此次蘇門答臘地震有可能在短期內影響中國南部沿海的煤炭供給,并且由地震引起的供應短缺的恐慌心態,必將推高國內的煤炭價格。
地震“蝴蝶效應”或引發國內“油荒”
一旦煤炭價格走高,作為煤炭最大的下游——電廠而言,其發電成本必將增高,嚴重考驗我國即將到來的夏季用電高峰。卓創預計,今年受煤炭價格走高的影響,我國南方部分省市的“拉閘限電”潮或同比增加,進而帶動柴油作為煤炭發電替代品的需求升高。
2010年,由“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引起的南方江浙以及兩廣地區的“拉閘限電”潮我們仍然記憶猶新,在拉閘限電的政策下,南方制造企業為完成訂單,只得轉用柴油發電機發電,使得該地區柴油需求增加了15%左右,使得本來就處于柴油旺季的柴油需求更大,“柴油荒”隨之而來。
而今年,煤炭漲價導致的電廠成本加大影響持續,卓創預計三四季度柴油資源緊張的情況也將再次襲來。卓創統計,2012年第三季度我國有超過4000萬噸/年的一次裝置將處于檢修狀態,屆時,柴油的供應必然走緊。需求的增加加供應的走緊,不知道2012年下半年的“柴油荒”我們能否躲得過。
未雨綢繆,中國應積極備戰“油荒”
既然已經預測到三四季度中國柴油必然會走緊,卓創資訊以為,接下來國內應該預先拉響警鐘,積極備戰“柴油荒”,可以從以下途徑選擇:
一,加大柴油進口,雖然往年三四季度國內柴油緊張之時,兩大集團都會加大柴油進口,但是卓創以為提前預備比臨陣磨刀的作用要好。
二,加快成品油儲備,雖然年初我國已經計劃2012年建立成品油儲備體系,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大的動作,卓創以為,加快成品油立儲是規避國內“柴油荒”的一大途徑。
三,加快價格機制改革,柴油荒的根源還在于國內的成品油的市場機制不夠完善,專家葉檀也曾指出“油荒就是定價荒”。卓創以為,后期國家應適當的下放原油給地方煉廠,這樣在充分利用國內煉能的同時,也能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由民營企業承擔一部分保供的責任。進口權限的適當放開,當然這不適宜完全放開,國家可以參考燃料油進口政策,給達到標準的民營企業一定的進口量,充足國內的資源。定價機制方面也當繼續改革,杜絕定價機制下的投機和壟斷。
備注:煤炭的用途十分廣泛,可以根據其使用目的總結為兩大主要用途:(1)動力煤,站中國煤炭總儲量的72.35%;(2)煉焦煤,占中國煤炭總儲量27.65%。其中,中國約1/3 以上的動力煤用來發電。算下來,電廠是煤炭最大的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