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進機關,坐辦公室,風不吹,雨不淋”是許多大學畢業生對理想崗位的生動描述。然而,遼寧銷售遼陽分公司要把在加油站工作的李鳳山調到財務科工作時,這個2005年大學畢業后就投身基層的有志青年,卻作出了出人意料的選擇:“加油站雖然苦點累點,但這里更適合我。”
了解李鳳山的領導和員工都知道,這個撫順石油化工大學畢業的小伙子謝絕進機關,不是心血來潮、一時沖動,也不是沽名釣譽,而是融入了火熱的一線生活,與加油站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遼陽分公司工作兩年多,李鳳山先后在3座加油站工作,當過加油員、計量員、核算員。他胸中有激情,樣樣干得來。有人說,加油服務是簡單勞動,既不需要知識也不需要技術。李鳳山卻說:“簡單勞動需要理想支撐,加油站工作離不開知識和技術。”這既是他從實踐中得出的深刻體會,也是他決心扎根基層的思想根源。
2006年冬天,李鳳山在金銀庫加油站當計量員。有一次交班盤點時,油罐液位儀顯示的罐存容量比銷售結算庫存量少了1000升油,折合價款4000多元。員工議論紛紛,忐忑不安。有的懷疑車輛“跑單”,有的猜測管線漏油,有的分析加油機出了故障。一直跟班作業的李鳳山卻另有看法:電腦加油機正常運轉,付油數量記錄準確無疑;當班貨款與銷量相符,不存在“跑單”。即使管線有滲漏點,一個班也達不到1000升。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李鳳山判斷可能是液位儀出了問題。為了驗證自己的看法,李鳳山和站經理一起對儲油罐進行投尺計量。結果,實際罐存和銷售庫存完全相符,確實是液位儀顯示不準。
李鳳山看到在基層有用武之地,加油站需要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更堅定了扎根基層,建功立業的決心。他家在外地,他就一個人在加油站附近租房住。每天7時上班,18時下班,雙休日從來沒休過。他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當計量員沒有差過一噸油,做核算員沒有少過一分錢。他經手填寫和裝訂的賬、表、冊,沒有一筆對不上,沒有一本不合格。
有一次交班結賬時,IC卡銷售業務那一塊多出了200元貨款。李鳳山對300多家持卡客戶進行了反復核對,終于發現某客戶當天在20秒內連續兩次刷卡,每次都是200元。這樣短的時間,客戶不可能加兩次油。他斷定是讀卡器出現毛病,造成客戶一次加油兩次刷卡。經過認真檢查測試,果然如此。李鳳山找到那位持卡客戶說明了情況,并將多刷的200元貨款退回。過后,李鳳山將這件事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及時排除了讀卡器故障,維護了客戶利益和企業信譽。那位客戶把這件事當故事講給身邊人,結果到中國石油加油的客戶更多了。
李鳳山一心扎根基層,受到領導和群眾的稱贊,他先后被遼陽市評為青年崗位能手,被遼寧銷售公司評為服務標兵、優秀計量員、建功立業大學生。